自卫防身术的六大特点与实战应用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功夫高手 浏览次数:189
自卫防身术是当人们受到非法暴力侵害时,在不使用任何器械的前提下,以身体各部位作为武器,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使自己摆脱困境的综合性实用技击术。
自卫防身术的特点
(一)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体与条件进行防卫为了保证自身不受到暴力侵害,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避险和自卫,正确运用一切正当、合理的防卫措施,充分利用头、肘、膝、肩、手、脚、嘴,以及身边能够起到防身自卫效果的诸如泥土、沙子、砖头、石块、钥匙、皮带、桌椅、板凳等物品,来达到能攻击打败维护自身安全的目的。
(二)反击要害进行防卫
还击不能“手软”,机会仅可能就一次,既然出击,一定重创,摧毁对方的攻击能力,控制局势。
无论对方身形是高大还是矮小,无论是强壮还是瘦弱,都不能低估,但凡有企图的违法人员,精神上都是高度集中的,往往会超出本身能力,做出过微行为。
因此,打击就要狠,打击就要针对人体薄弱环节、要害部位,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阻止对方侵害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三)立体作战进行防卫
面对暴力侵害,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双方在互战中,从站立格斗到抱缠扭打直至地躺厮打,无不存在。
因此,自卫防身不仅把掌、拳、腿、肘、膝、摔、擒的技法由站立引申到地躺中进行运用,进而全面掌握、逐步提高个人的防护能力和对时间、空间、环境的掌控能力。在远、中、近、贴的距离中,在站立、地躺骑压中,充分施展个人潜质,进行自救。
(四)以弱制强,以巧制胜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变化者,调之神。”
因此徒手擒拿格斗术随机应变,在各方面条件不利于我方时,注重以弱胜强以巧制胜。徒手擒拿格斗术的技术体系包含四大部分:踢击技术、打击技术、摔法技术和拿法技术,其中摔法技术和拿法技术的学习和训练难度较大。
打击技术和踢击技术只要能做到快、狠、准、稳,即反应、出招动作要快,用力要狠,击打要害部位要准,自己心理、身体要稳定,就可以以弱制强。而摔法技术和拿法技术就要讲究巧,如借力、顺势、避让等以巧制胜。
(五)技术多样,技法灵活
(五)技术多样,技法灵活
自卫防身术讲究以身体各部分作为攻击对手的“武器”,人体自上而下有头、肩、肘、手、髋、膝、脚七个可用作“武器”的攻击对方要害的部位,传统武术中就有“七锋”之说,讲的就是运用人体的这七个部位攻击对手,保护自己的方法。
人体的每一个环节(部位)都有其不同的活动范围和幅度,其活动的规律也不一样,而且每一个环节(部位)的活动都要有相应的环节加以配合,不同环节参与配合的技术动作效果就不一样。
对于这七个部位来说,每一个部位都有好几种不同的攻击方法。
所以,由以上七个部位的攻击动作和防守动作所构成的技术动作将是多样的,运用时机、场合、技击方法等也是灵活多变的;同时按照简单实用的原则,遵循对抗运动的规律与特点,要求“能避就避,避有避法,能跑就跑,跑有跑法,能战就战,战有战法。”
(六)动作简单,应用广泛
自卫防身术的技术动作是依据它的使用目的来进行选择的,动作朴实没有花架子,每一个招法动作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作用,非常简练,可能不讲究动作的舒展大方,飘逸潇洒,讲究的是简单自然,敏捷灵活。
在与敌的搏斗中,可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刻,任何一个华而不实的动作都会对自己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正因为它动作非常简单,每一个招法动作又有着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时机出手有不同的效果,打击不同的部位,对手的受伤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自卫防身术的招法应用非常广泛。
实例演示
拉带解脱

动作方法:颈部被对方正面单手掐锁,己方由手抓握对方左手腕,向外拉带同时身体右转即可解脱(图3-2-4)。
技术要求:上手要快,发力要猛。
异侧内磕击解脱

动作方法:颈部被对方正面单手掐锁,己方身体迅速左转(右转),对侧手臂曲肘直磕击对方手腕,同时身体左传(右转),即可解脱(图3-2-5)。
技术要求:上手磕击要快,与转身配合要同时。
下压翻腕解脱

动作方法:喉部被对方正面单手掐锁,己方迅速下沉重心同时收下额,左手(右手)大拇指随即按住对方手背,其余四手指卡扣旋转对方指尖,完成翻转折腕,即可解脱(图3-2-6)。
技术要求:沉重心与收下额要快,上手卡腕迅速准确。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19955260606 13965271177。
本站全力支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实施的“极限化违禁词”的相关规定,且已竭力规避使用“违禁词”。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违禁词”介绍的文字或图片,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凡访客访问本网站,均表示认同此条款!反馈邮箱:603516977@qq.com。

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
截止到:2025-07-09 10:22
已入驻名师:68人
已入驻传承人:136人